微生物学课程标准 |
闽南科技学院
生物工程专业
微生物学
课程标准
(一)课程的性质、目标及教学要求
1、《微生物学》课程的性质与目标
《微生物学》是生物科学专业、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。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、生理生化、生长繁殖、遗传变异、生态分布、传染免疫、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,在工、农、医等方面的应用,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、热点和问题,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,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,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。本课程强调基础概念,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,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2、课程基本要求
(1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的形态、构造、化学组成、繁殖方式、菌落特征等;
(2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及其营养类型;
(3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、代谢过程、发酵途径及调控方法;
(4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性及其应用;
(5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;
(6)了解与掌握传染与免疫的原理及研究方法;
(7)了解与掌握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的基础方法及应用。
(二)课程的教学内容纲要
绪 论
一、目的要求
使学生明确微生物学的任务、内容,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发展的作用,为学习其它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二、重点内容
微生物学的任务和内容,微生物的特点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;
2、 微生物学的目的和任务;
3、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;
四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解。
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之间的区别,以及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、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。
二、重点内容
细菌、放线菌的形态结构、菌落特征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 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、繁殖方式、菌落特征;
2、 放线菌的形态构造、繁殖方式、菌落特征;
3、 蓝细菌、支原体、立克次氏体、衣原体的一般结构和特性。
四、教学方法
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讲授。
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
一、目的要求:
阐明真核细胞的结构,使学生了解真菌的菌落特征及繁殖方式。
二、重点内容
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、菌落特征、繁殖方式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酵母菌的形态结构;
2、酵母菌的繁殖方式、生活史和菌落特征;
3、霉菌的形态结构;
4、霉菌的繁殖及孢子类型;
5 、霉菌的菌落。
四、教学方法
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。
第三章 非细胞生物——病毒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病毒的结构,独有的生活特性及繁殖方式。
二、重点内容
病毒的形态结构、化学组成、繁殖方式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病毒的概念及特点;
2、病毒的形态结构、化学组成、繁殖方式;
3、噬菌体的形态结构、繁殖方式;
4、植物病毒、脊椎动物病毒和昆虫病毒
5、类病毒、拟病毒、阮病毒。
四、教学方法
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。
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组成,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,以及培养基的配制。
二、重点内容
微生物的营养要素,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,选用和配制培养基的原则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素;
2、微生物的营养类型;
3、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;
4、培养基。
四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解。
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代谢和呼吸类型,微生物发酵的基本过程,熟知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。
二、重点内容
产能代谢和呼吸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微生物的能量代谢;
2、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;
3、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。
四、教学方法
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。
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,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。
二、重点内容
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,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;
2、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;
3、微生物的生长规律;
4、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;
5、物理、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;
四、教学方法
配合图表进行课堂讲解。
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,基因突变、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,以及菌种保藏方法。
二、重点内容
基因突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及菌种保藏原理和方法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;
2、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;
3、基因重组;
4、基因工程;
5、菌种的衰退、复壮和保藏。
四、教学方法
配合图表课堂讲授。
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,以及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。
二、重点内容
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;
2、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;
3、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;
4、污水处理的生物学原理。
四、教学方法
配合图表课堂讲授。
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传染与免疫的机制,掌握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。
二、重点内容
传染机理、免疫获得的方式及其应用。
三、基本内容
1、传染;
2、非特异性免疫;
3、特异性免疫;
4、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;
5、生物制品及其应用。
四、教学方法
配合图表课堂讲授。
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
一、目的要求
要求学生了解微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。
二、重点内容
微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。
三、基本内容
1.微生物的分类单元;
2.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;
3.微生物的鉴定。
四、教学方法
课堂讲授。
(三)教学方案简要说明
1、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
教学方法:课堂教学以讲课为主,同时将讲课、讨论课两者结合。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、交互式、讨论式的教学方法,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,在课堂上动脑思索,动口或上讲台写板书表达,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,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,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。
教学手段: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。教学过程中,应贯彻“少而精、博而通”的教学原则,不断注意知识的更新,突出知识的应用。同时,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优化课堂教学环境,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增加教学信息量,拓宽学生的知识面。
2、教材
周德庆,微生物教程(第二版)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4
3、教学时数和安排(64学时)
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时数分配表
章 次 |
讲 课 内 容 |
学时 |
绪 论 |
4 |
|
第一章 |
原核微生物 |
8 |
第二章 |
真核微生物 |
6 |
第三章 |
非细胞生物--病毒 |
6 |
第四章 |
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|
6 |
第五章 |
微生物的代谢 |
6 |
第六章 |
微生物的生长 |
8 |
第七章 |
微生物的生态 |
4 |
第八章 |
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|
8 |
第九章 |
传染与免疫 |
5 |
第十章 |
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|
3 |
(四)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
1、课程作业:
课程作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⑴预习作业;
⑵课后分组讨论课程设计;
⑶分课题综述报告
2、考核方式:实行结构成绩制的考核方式,即期末考试成绩,结合平时作业、课堂提问、讨论课的成绩,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。
学习成绩分为以下几个部分,并进行适当的加权与综合评定。
平时成绩;(30%)
期末成绩:(70%)。
(五)教材与学习参考书
1、沈萍. 微生物学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
相关的学术期刊:微生物学通报、微生物学学报、工业微生物、食品与发酵工
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
Copyright(C)MNKJXY All Rights Reserved | 网络与数据中心制作